#104 聯合國鼓勵設保護區做碳抵銷 但卻是驅趕原住民種樹方便碳權交易?!

Available Platforms

Description

氣候變遷是必須正視的事實,但是產業不願改變高碳排的生產製造,不願讓利潤豐厚的高污染事業轉型,眼見難以降低碳排,於是援引「碳抵銷」的概念,到碳交易市場買回和他們碳排量相等的碳權(或稱碳信用)。為了抵銷龐大的碳排量,需要廣大的土地用來種樹,期待樹木長大可捕捉碳。這樣號稱以自然為本的解方,在上月蒙特婁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國會議(COP15)獲得了保證。COP15決議要在2030年前在地球上30%的土地和海洋設保護區。注意了,這裡的保護區不是讓原有土地上的人民和動物棲地維持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而是不惜迫使遷移、破壞他們現有與大自然平衡的生活方式,執行西方強權的碳交易園地。外來企業協同當地政府佔用在地原住民土地,用來種樹造林,並且選種植能夠快速生長有經濟價值的樹木,盡快呈現數據成果,顯示在多少面積的土地上種了多少顆樹木,並以科學方法估算碳匯效益;然而卻刻意忽略這項所謂以自然為本的解方,究竟遷移了多少原住民家庭,移除了多少面積、多少數量的在地原有生物。


碳抵銷是用力排碳、有錢有權的企業用來暴力掠奪碳排極微小的貧窮國家人民的土地所做的事,是為掩護企業繼續碳排的勾當。以自然為本的解方罔顧與自然共存的生態體系,種植單一樹種是企業為碳排做出的廉價「贖罪」,但卻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及人權。以自然為本的解方和碳抵銷,所作所為是新殖民主義,我們一定要看清這些所謂推動淨零碳排的把戲。


參考資料:



#碳抵銷 #碳抵換 #碳中和 #淨零 #自然為本的解方 #保育大戶 #化石燃料 #剛果 #道達爾 #殼牌石油 #新自由主義 #聯合國 #氣候變遷 #生物多樣性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 # COP15 #30x30 #殖民主義 #圈地 #迫遷 #非洲 #非洲草原 #種樹 #森林碳匯 #碳捕捉 #吸碳 #碳權 #碳信用 #碳交易 #碳市 #碳中和天然氣 #碳中和石油 #中油 #溫管法 #氣候法 #企業社會責任 坦尚尼亞 #馬賽人 #單一物種 #贖罪卷 #氣候金融 #高盛銀行 #貝萊德 #新殖民主義 #去成長  


Comments

Join as a member and enjoy exclusive benefits!
Join